面对华盛顿 日本终于鼓足勇气喊出了“不”

在华盛顿的贸易大棒之下,日本也不再甘心受辱。

今天,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,在东京签署日本与欧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EPA)。该协定将于明年 3 月前正式生效,并且还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,规模约占全球 GDP 总量的 30%。

日本和欧洲都承受着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施压,不过日本所承受的压力要比欧洲更大一些。因此,这份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被认为是日本暂时找到了 " 避风港 "。

日本的意外和委屈

从 1950 年代至今,日本大量出口美国的纤维制品、彩色电视、钢铁等先后成为日美经贸摩擦的导火索。现如今,摆在日美之间的贸易新导火索则变成了日本车。

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期间曾多次就贸易赤字问题敲打日本,但当时并没有提及具体是日本商品。今年 5 月,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要对从日本、德国等国家进口的汽车征收高达 25% 的关税。虽然最终是否征收 25% 的关税还没有确定,不过这样的消息令日本既意外又委屈。

意外在于,日本长年以美国最忠实的盟友自居。在搅局南海、遏制中国、炒作 " 朝核威胁 " 等方面,日本忠心耿耿,最为积极,而现在说拿日本开刀就开刀,让日本人觉得华盛顿很不厚道。

日本汽车厂商为美国带去了大量就业岗位,但是也有不少日企在墨西哥和加拿大建厂,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向美国出口日系汽车。这让特朗普政府觉得很不 " 公平 "。

委屈在于,日本汽车厂商确实赚了美国人的钱,但也及时 " 回馈 " 美国了。日本汽车厂商有在美国建厂,创造了 150 万个就业岗位,而且在美日企每年的出口额约为 787 亿美元(2017 年),这也间接弥补了日美之间的贸易赤字(2017 年为 688 亿美元)。

另外,美国车不争气,从而使得日本车大受观迎,所以日本人也很委屈。由于美国车往往排油量大、价格较高,所以美国消费者更加青睐于排油量小、价格便宜的日本车。比如,美国调查公司 Focus2move 在去年年底发布 "2017 年美国最受欢迎汽车 " 调查显示,排名第 1 的是福特 F 系列,但是日系车则占据前 20 名的一半以上。

日本汽车工业会年初发布的统计显示:2017 年日本出口美国的汽车为 177 万辆,而在美国国内生产的日本车为 345 万辆,日本车主要以在美国本土生产为主。

安倍晋三常常炫耀他与特朗普不错的私人关系,比如在推特上回复特朗普就日本水灾的问候时,就特意使用 "Donald" 来凸显关系不一般。但是,特朗普并不会因私交就放弃原则,毕竟日本至今依然未被放在钢铝税免征收名单中。因此,日本国内对于安倍的对美外交也多有质疑。

因此,日本人感到非常委屈——明明是美国最忠实的盟友、明明为美国解决了就业问题、明明为美国带去了投资,特朗普竟然还要这么对自己,而且安倍晋三还总是炫耀他与特朗普的 " 特殊关系 "。

特朗普对日本车的不满,主要就在双边没有实现 " 互惠 "。日本车能够在美国市场大卖,但是美国车却在日本市场受阻,比如有统计显示 2017 年福特车在美国仅卖了 2143 辆。

日本开始 " 反美 " 了?

对于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,特别是经历过上世纪八十年代 " 广场协定 " 的日本人而言,是无法接受的。NHK 在今年 1 月发布了一项统计调查显示:54% 的受访者对特朗普总统持 " 不好印象 "、66% 的受访者 " 反对 " 特朗普的 " 美国第一 "。在 7 月 10 日,NHK 发布的一项民调则显示:80% 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日本经济 " 有影响 "。

或许正是民意的基础,以及过往的历史教训,使得安倍政权现在敢于对美国说 " 不 "。当然了,受制于日美同盟,以及缺乏足够的独立自主,所以日本人不太敢与美国正面冲突,而是以分散矛盾和发起诉讼来应对美国。

特朗普政府成立以来,就一直要求与日本进行双边 FTA 谈判,但日本人也深知如果和美国一对一谈判的话,那么完全没有任何优势可言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日本则积极推动多边谈判,以此将自身承受压力分散,避开与美国直接对抗。

比如,这次与欧盟签署 EPA、积极落实 TPP、推动中日韩 FTA 谈判重启、推动 " 印太战略 " 的实施,以及在公开场合呼吁捍卫自由贸易体制等。

在上世纪 60 年初和 70 年代初,由于《日美安保条约》问题,日本先后出现过两次反美浪潮。不过,当时除了反美外,日本民众也反对日本政府枉顾民意。今天,日本再出现类似的反美浪潮恐怕不大可能,但特朗普上台后,无疑助推了日本 " 反美 " 情绪的行程。(图为 1960 年 6 月 10 日,日本民众围堵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新闻秘书哈格蒂。)

由于在过往历史中,日本在处理日美经贸赤字问题上以自主限制出口、对美协调为主,而现在日本则开始对美国发起贸易诉讼,这是非常罕见的。

今年 5 月 18 日,日本政府通知 WTO,针对美国 3 月发起的对日本钢铝铁制品等征收高关税的进口限制,正在筹备对抗措施,必要的时候,日本政府还拟对总价值 500 亿日元(约 4.5 亿美元)的商品征收进口关税。虽然日本政府还未正式对美国发起诉讼,但是这样的举动则具有非常强的象征意义。

如果特朗普政府在 7 月下旬决定对进口车征收关税的话,那么预计日本政府必将对美国发起诉讼。

日本不再唯唯诺诺

从 1950 年代开始,日本与美国的经贸摩擦就已经出现,伴随着 1985 年的 " 广场协定 ",以及此后不久日本进入 " 失去的二十年 ",才使得长达三十多年的日美贸易摩擦结束。

尽管围绕日美贸易摩擦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与解读,不过现在再回国头去看的话,或许就在于日本的过于妥协,使得美国不依不饶,直到把日本经济真的打趴后,才寻找下一个目标。

今时今日,日美之间有再次爆发贸易摩擦的可能。但是,日本不会像上世纪那样唯唯诺诺了,毕竟时与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
上世纪的日美贸易摩擦的一大背景是冷战之下,虽然苏联当时与美国对立,但是在面临美国的贸易施压时,日本能够找到的帮手或朋友非常少。苏联不会帮助美国的这位 " 小兄弟 "、中国的综合国力也不高,欧洲又太远,所以只能妥协。

今天,日本人也依然担心再次发生 " 日米貿易摩擦 "。值得注意的一点是,日语里也有 " 日米貿易戦争 " 的表述,但绝大多数日本人始终将两国的贸易赤字问题定位为 " 摩擦 "。

现在则不同了,面对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,欧盟、中国、加拿大、墨西哥等世界多数国家都在反抗。因此,借助于这样的背景,日本现在有底气与大家一道说 " 不 "。

再者,日本经历了从经济腾飞到现在的经济低迷,所以日本国内也深知对美国处处妥协的结果是什么。它换不来美国的平等对待,只会得来美国一次次无理荒唐的要求。这也决定了日本不希望再重蹈过往的悲剧。

最后,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就是,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,没有一个国家是 " 孤岛 ",日本也同样如此。在 7 月 6 日,美国宣布对 340 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 25% 关税后不久,日本政府就预测到,在华日企每年至少有 757 亿日元出口美国产品受到影响。日本央行的近期调查也显示:日本大企业担心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升级并长期化,乃至引发全球性经济风险。

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,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并不是看客,相信日本也深知,一旦中国屈服了,那么美国的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日本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